在招采一部的工位區(qū),總有一盞燈習慣亮到暮色四合。鍵盤聲里,她的手指在招標文件中、評審資料間穿梭——這個自2020年5月踏入公司的95后姑娘,用4年多的時光,把“平凡崗位”四個字,寫成了招采領域的“專業(yè)注解”。
打開她的工作日志,密密麻麻的字跡記錄著這樣的軌跡:
? 累計完成430個招標項目文件編制,連續(xù)三年部門項目辦理量前三。
? 210次重大項目評審中,涵蓋EPC總承包、水利、百萬級電梯采購等“硬骨頭”項目。
最忙的2024年三季度,她連續(xù)三周完成多個過夜評審項目,單個項目評審時長超50個小時,同事們驚覺這個說話輕聲細語的姑娘,早已把“吃苦耐勞、一絲不茍”煉成了肌肉記憶——每個她經(jīng)手的項目,她都堅持“三個提前”工作法:提前研讀法規(guī)政策,夯實法律基礎;提前研究招標文件,把握技術要點;提前模擬評審流程,預判風險節(jié)點。通過科學制定評審計劃,確保項目推進萬無一失。
沒有豪言壯語,只有對崗位的堅持;沒有鮮花掌聲,卻在招標采購人口中贏得口碑。她完成三天兩夜的封閉評審,她連續(xù)加班一周后順利完成項目發(fā)布……這些細碎的光點,正匯聚成招采行業(yè)最珍貴的光芒。